7.1.4 过程运行环境
组织应确定、提供并维护所需的环境,以运行过程,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。
注:适宜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为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,例如:
a)社会因素(如非歧視,安定,非对抗);
b)心理因素(如减压、预防过度疲劳、稳定情绪):
c)物理因素(如温度、热量、湿度、照明、空气流通、卫生、噪声)。
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,这些因素可能存在显著差异。
运行过程所需的环境
组织需确定并提供其运行过程所需的环境,以便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。
组织应确定、提供和维护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过程运行环境, 即工作环境。
运行过程所需的环境是指过程运行时与其所处空间有关的一组条件,适当的运行过程的环境可以是人为 因素和物理因素的组合,例如:
(1)社会因素(如无种族和性别歧视,社会群体和个体和谐稳定,没有对抗事件发生);
(2) 心理因素(如通过适当的活动舒缓紧张情绪、合理均衡安排作业预防职业倦息、保证 情绪稳定);
(3)物理因素(如对温度、热量、湿度、照明、空气流通、卫生、噪声等进行适当控制,使其在 适宜的范围内)。
确定环境的因素
组织在确定过程运行所需的环境时,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包括:
- 在工作场所有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线、噪声、振动等的控制吗?
- 有适宜的顾客等待区城和设施吗(适合服务业)?
- 保持清洁卫生了吗(如食品、饮料和制药公司)?
- 是否有防静电装置(例如生产电子组件的公司或化工产品公司)?
- 还有哪些人为因素和物理环境会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要求?
当然,组织可以选择更宽泛的条件确定过程运行环境,关注那些直接影响组织符合产品和 服务要求的能力的因素。例如临近高炉的控温检测室值得关注,因为需要精确测量温度。另 一个例子是考虑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相关的人因工效学,如因为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或重 复工作会引起风险,需要替换操作人员。